在上海跑圈圣地苗江路,几乎每天都有一个飞驰的身影——陈龙。 这位被跑友称为“苗江路一哥”的40岁跑者,用十年执着,在2024北京马拉松赛道书写了属于大众跑者的传奇: 从近200斤胖子,到跑进“国家健将”殿堂(2:19:14)。 2024年,是陈龙的不惑之年,是他开始跑步的第10个年头,也是许下跑进“220”愿望的第5年。 “220”是当时中国男子马拉松国家级健将达标成绩,全中国能跑进“220”的不足百人,大众跑者更是少之又少。 5年前的北京马拉松,陈龙跑出2小时23分02秒的个人最好成绩时,以为“220”近在眼前,只差临门一脚。 没想到,这一脚拖了5年,把“220”拖成了陈龙的执念,才迎来故事结局。 2024年3月,陈龙痛苦地熬过了人生第一个高原冬训,几乎是下了高原,就上了无锡马拉松的赛道。 无锡马拉松的赛道很美,他却无暇欣赏,也许是对成绩期望很大,全程跑得很紧绷。 最后冲刺阶段,他表情痛苦,看得出已经力竭,跑姿都有些维持不住了。 冲线后,陈龙拉着队友,在原地歇了半天,才慢慢缓过来,起身振臂欢呼。 他眼角湿润,不知道是为出色地完成比赛而兴奋,还是为心愿再次落空而遗憾。 2小时20分37秒,陈龙创下了新的PB,较之前一下子提高了近3分钟。 尽管整体上,无锡马拉松是他近两年跑得比较完整和顺利的比赛,可惜距离跑进“220”还差了38秒。 作为大众跑者,40岁依然能PB让人感到振奋,而且即使有遗憾,好在“220”的目标再一次近在咫尺。 无锡马拉松后,陈龙没再全力跑其他马拉松比赛,平时的训练也以有氧跑为主,堆跑量为夏训做准备。 7月,陈龙再次出发高原,并把这次夏训命名为“最后的38秒”计划,誓要突破最后一关。 再上云南会泽,他明显感觉到比冬训时状态更好,更能跟上训练节奏。 会泽的强度训练是跑大海草山,全程36公里,从海拔2100米爬升到3600米。 这么“恐怖”的路线,在整个训练周期中,陈龙跑了6次,后来回想起来他仍然腿肚子转筋。 平时的青云山长距离训练、山顶冲破,会泽体育场的节奏跑、间歇跑,强度也不小,总能让他跑出“痛苦面具”。 长时间的高强度密集训练,让疲惫的陈龙感冒了。生病治疗加休息,前后耽误了2周的训练。 痊愈后的第一次训练,陈龙跑起来浑身发软,使不上劲,这让他一下子焦虑了起来。 多亏了教练的鼓励和引导,陈龙从慢跑恢复开始,又慢慢找回了训练的节奏和信心。 夏训结束,时间很快来到检验训练成果的“秋收大考”:衡水马拉松。 9月22日,2024衡水马拉松如期开赛,陈龙前半程跑得很顺利,但一个意料之外的小插曲让他与好成绩再次失之交臂。 29公里处,陈龙和队友一起经过降温喷淋,因为戴着眼镜不想被淋湿,他就向外侧偏了一点。 这一偏,陈龙差点被队友绊倒。 在挣扎着稳住身体的过程中,他原本就有伤的右腿膝盖再次受力不当,一下子痛得他无法前行。 疼痛持续了近一分钟,陈龙才稍微缓过来,能慢慢跑起来,但此时比赛的节奏已经被打乱,他再也没能追上队友。 最终,陈龙以2小时32分56秒的成绩完赛。 跑过终点线后,他回头满是遗憾地看了一眼赛道,深深鞠了一躬。 出师不利,陈龙有些沮丧,但扎实的夏训带来的数据提升是真实的,失利只是运气不好。 他一边这样安慰自己,一边马不停蹄地飞到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基地,加练30天,备战北京马拉松。 在多巴的日子,他直播也不开了,视频也不更新了,每天就是百分之一百地投入训练。 也许正是这份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孤勇,让陈龙最终迎来了自己的“大丰收”。 2024年11月3日,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。 时隔5年,陈龙再次站在北马的跑道上,心情却没有2019年在此跑出“223”时的肆意洒脱。 起跑很顺利,他大概保持315的配速,跑在一个七八个人组成的小集团里。 16公里的时候,他们追上了因感冒放弃冲刺成绩的管油胜,管神顺势加入了他们,给小集团当起了“兔子”。 跑到31公里的时候,陈龙感觉不妙,他在慢慢掉速,但他不想轻易放弃这个冲刺成绩的机会。 于是,他急迫地对跑在身边的管油胜说:“管神你带带我,不要丢下我!这场比赛对我很重要!” 管油胜没多说什么,就一直带着陈龙跑,时不时鼓励两句,跑快了还回头看看他跟上没有。 就这样,陈龙咬紧牙关,踩着管油胜的影子,跑进了“220”大关。 2小时19分14秒,就算是按照2025年实行的新标准“2小时19分20秒”来算,也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健将。 北马赛后,陈龙一直在感谢管神的带领和鼓励,其实他也应该感谢坚持到底的自己。 陈龙总是说:“想过成功,想过失败,就是没有想过放弃。” 所以才有了这十年如一日的磨练、追逐,才有了这个热血“大叔”的全部故事。 10年跑龄,5年执念,一个执拗的马拉松爱好者,终于在40岁这一年,圆梦了。 陈龙一直说自己跑龄10年,但实际跑步在他生命中出现得要更早。 1984年,陈龙出生于乌鲁木齐。 小学五年级,他被发掘跑步天赋,开始练习田径。 陈龙初中、高中一直是体育生,主要练习800米和1500米。 初二时,他曾以2分02秒的成绩获得全疆800米初中组的冠军。 上大学后,他嫌训练太苦,又沉迷游戏,放弃了陪伴他近10年的田径。…
Read 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