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大奖赛收官,为期3个多月的六站大奖赛结束。
从4月11日的广东肇庆到7月13日的陕西榆林,我们看到了许多,有顶尖教练体系的厚积薄发,有新生代势力的强势崛起,有省队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延续,也有着运动员对“胜一次”的执着追求与突破,中国中长跑室外场地赛的开局,明亮而扎实。
每站都有着不一样的惊喜,年轻人用青春的力量和无畏的勇气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,老将们则继续着传奇,中国中长跑似乎已经要开启下一个新篇章。行至于此,许多队伍都已在高原开启夏训半月有余,准备着下半年赛季新的征程。
今天,我们以时间为轴,带领大家回顾过往六站大奖赛!
肇庆大奖赛,孙日鹏的弟子们拿下六金一铜,展现了惊人的统治力。
18岁的于水庆包揽男子5000米、3000米障碍、10000米三金,三天三冠,成为中国田径史上首位单站单项三冠王。李春辉包揽女子800米、1500米双冠,吕子龙拿下男子800米冠军、1500米季军。
三人合力为孙日鹏教练团队贡献了六金一铜,这不仅体现了三位运动员个人的天赋和努力,更凸显了孙日鹏教练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和高效性,尤其是在年轻运动员的挖掘和培养上成果斐然。
最为出色的于水庆,在第二站嘉兴大奖赛只专注3000米障碍赛一项,以8:35.54的成绩再次拿到冠军,首次打开8分40秒大关,创造自2009年以来该项目全国最好成绩。
对比肇庆大奖赛8:52.22的夺冠成绩,17秒的提升证明合理休整对于运动员多么重要,印证了减少兼项能够释放运动员更大潜能,但这一点需要以积分充足为前提。
此后大奖赛行程,于水庆没有再参加而是积极备战韩国亚锦赛,在海外迎来个人5000米、10000米两个项目上的成绩突破。5000米13:35.93刷新PB夺得第七名,打破李柱宏在2001年创造的13:41.44的全国U20纪录,跻身中国男子5000米历史第八位,创造了自1997年上海全运会之后国内男子5000米的最好成绩;10000米28:57.39刷新PB,首破29分大关夺得亚锦赛男子10000米第五名。
从年初的仁寿半马锦标赛到韩国亚锦赛,于水庆的上半年告一段落,交出了打破两项国家纪录、中国田径史首位单站单项三冠王的成绩单。未来,他将以孙日鹏教练在1993年创造的3000米障碍赛全国青年纪录8:24.87为目标,继续前进。
另一位队员李春辉,与于水庆行程相似,也是只参加了前两站大奖赛,便开始备战韩国亚锦赛。
亚锦赛女子1500米,李春辉以“拼名次、刷PB”的目标踏上赛场,却惊喜的拿到成年后个人首次国际大赛的一枚金牌,以0.25秒的优势战胜印度选手Pooja Pooja,跑出4:10.58的成绩大幅刷新个人PB夺得冠军,创本赛季女子1500米国内最好成绩,为中国队拿下中长跑首金,帮助中国队时隔10年再次拿到女子1500米金牌;800米则是跑出2:05.15的成绩,创本赛季女子800米国内第二好成绩,仅次于夺得亚锦赛女子800米冠军的吴洪娇。
本赛季开赛以来,李春辉在1500米项目上成绩不断精进,从4分17秒到4分10秒,不仅成绩、荣誉双丰收,还通过成功经验的积累找回了自信,说白话一点就是知道“比赛该怎么跑了”,已然成为国内女子头部中跑运动员之一。
回归到教练,在训练理念上孙日鹏融合过往老教练的方法和新时代的管理手段,强调
个性化训练计划
与
心理抗压能力。作为过往的
冠军运动员到冠军教练,孙日鹏的成就不仅在于个人金牌或执教奖牌,更在于他架起了中国中长跑从上个时代到新生代崛起的桥梁。从庄河少年到亚洲冠军,再到冠军教头,他用近40年时间诠释了老一辈中长跑人精神。
7月19日,“孙家军”将参加全国田径分区邀请赛(东北赛区),主场作战的他们又能收获怎样的成绩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嘉兴大奖赛长跑阵容强大,天公作美让本站长跑项目成绩斐然,除男子女子10000米项目因赛程安排问题,遭遇高温影响成绩不佳以外,其余长跑项目冠军成绩皆是六站大奖赛最好成绩(女子3000米障碍赛为第二好成绩)。
男子5000米是最大惊喜,山东选手唐浩然在最后时刻凭借强有力的冲刺能力,以13:55.07的成绩逆转夺冠,时隔两年刷新个人PB。云南选手蒋发坤以13:57.40的成绩夺得亚军,两人全部打开14分大关。
女子5000米先于男子5000米开跑,北京队18岁小将李媛以15:47.89的成绩刷新个人PB夺冠,打破了河南队梁田田2024赛季以来国内5000米不败神话。
本站男子5000米共70人参赛,有17人达到14分10秒国家运动健将标准,是全国田径大奖赛历史上达健将最多的一场5000米比赛。女子5000米共9人跑进16分大关,肇庆站仅何巫呷一人跑进16分,青岛站仅女子前三跑进16分。可以说,嘉兴大奖赛5000米项目是综合实力最强一站。
3000米障碍赛项目,辽宁队于水庆跑出8:35.54打开8分40秒大关夺男子冠军,创造自2009年以来该项目全国最好成绩。云南队罗霞跑出9:53.13夺女子冠军,是本站比赛唯一打开10分大关的女子运动员,两人都是连续两站大奖赛拿到该项目冠军。
江苏队陶沛林是本站大奖赛唯一双冠王,尽管男子800米、1500米夺冠成绩并非六站最佳,但他个性张扬的庆祝动作,让很多人看到了他,也成为本站最佳记忆点。上一站肇庆大奖赛男子1500米,陶沛林0.03秒险胜孙宁楷,以3:47.54的成绩时隔4年刷新个人PB,是六站大奖赛冠军最好成绩。
此后的蚌埠大奖赛男子800米,陶沛林在决赛中领跑了近780米,最后时刻被宋志远、李起宁、王文慧反超,以1:49.60的成绩排名第四。从这一枪可以看出,陶沛林800米拥有自己破149的实力,大赛如果跟跑上限能够达到147左右。
综合来看,陶沛林能力和速度都不差,技战术能力和临场发挥都不逊色其他人,过往几年他经历伤病、失败、被绝杀,俨然已经具备成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,朝着刘德助、谢冬生、奚枭横等强者追赶。相信今年全运会,有陶沛林这样的追赶者男子800米、1500米将会十分精彩。
重庆大奖赛,西藏队次仁措姆、云南队蒋发坤在这一站完成救赎,拿到新赛季大奖赛首个冠军。
积分、天气、赛制原因,导致长距离项目总是前半程以稳为主,后半程变速、最后冲刺的戏码,比赛特点对于绝对速度强的选手占优,这也是河南选手梁田田总能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,跟随、冲刺是她常用的技战术,每次都能得到很好的结果。
嘉兴大奖赛女子10000米,梁田田就凭借最后冲刺,以0.83秒的微弱优势战胜次仁措姆拿到冠军,重庆大奖赛女子5000米,她也是在最后一圈加速摆脱次仁措姆拿到冠军。而过往的10000米场地赛,次仁措姆均败给梁田田。
直到重庆大奖赛女子10000米,次仁措姆用梁田田的方式战胜了对方。
最后一圈,次仁措姆死死咬住梁田田,终点前弯道进直道,前者从2道冲出,在距离终点前30米完成超越率先冲线,以0.54秒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劲敌梁田田。过线后,次仁措姆高举右拳,宣告的不仅是新赛季场地赛首冠,更是突破了梁田田长期阴影、破茧而出的全新自我。
赛后次仁措姆激动万分,直言:“虽然竞技体育输赢很正常,但我想赢一回。” 这深刻体现了运动员对突破自我、战胜强大对手的渴望和执念,一次胜利背后是无数次刻苦训练和等待,其精神价值远超成绩本身。
另一位选手云南队蒋发坤,也在重庆完成了自我蜕变。嘉兴大奖赛5000米,蒋发坤被唐浩然绝杀,10000米负于苏飞、杨克古拿到季军,新赛季开局似乎并不顺利。
和次仁措姆相同,尽管重庆大奖赛5000米蒋发坤还是败给老对手苏飞、杨克古,但后续的男子10000米比赛坚决的战术执行,让他拿到了新赛季场地赛首个冠军。
“胜一次的执念”——这个看似简单的短语,在竞技体育中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分量。它不仅是运动员对突破的渴望,更是一种对抗宿命的精神图腾,从次仁措姆的怒吼到蒋发坤的清醒沉稳,这种执念书写着竞技体育最动人的篇章。
蚌埠大奖赛,受天气影响长跑各项目成绩并不可观,但也有着不一样的精彩。
这一站,我们看到老将徐鹏程、张新艳、王春雨的坚守,看到甘肃队在3000米障碍赛项目的传帮带,看到伤愈复出强势归来的小将李亚轩包揽女子5000米、10000米双冠,也让我们看到了大雨毁不掉健将梦的李起宁。
男子800米预赛1组,尽管赛前因下雨延迟了40分钟,雨水模糊了视线,浸透了战衣,但李起宁没有丝毫退缩,背水一战的他跑出1:50.97的成绩达标国家健将,小组第一晋级决赛。
冲线后,他跪倒在地、仰天怒吼,将积压已久的情绪瞬间爆发,吼声是胜利的宣告,也是对自己突破上限的宣泄,像是要把这三年受过的委屈和苦衷全部道出。而在他的脸上,也早已分不清雨水、汗水,还是滚烫的热泪,三者在他坚毅的面庞上肆意交织,汇成不屈的洪流。
如释重负的他,在第二天的800米决赛中轻松上阵,面对国内诸位强手他再次将潜能激发,以1:48.92的成绩再刷个人PB达标国家健将,拿到男子800米亚军。2天2枪800米,2次达标国家健将,个人组李起宁用实力证明了自己。
像李起宁这样的个人组选手还有很多,他们参赛的核心驱动力往往是最原始、最本真的对跑步的热爱和对突破自我的渴望。他们的成功证明了,即使没有体制的光环和丰厚的资源,凭借个人奋斗和对梦想的执着,依然能在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上闪耀光芒。
他们的存在,也增加了比赛的竞争维度和观赏性,打破了专业队选手的“内部竞争”格局,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不确定性。
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故事,激励着无数普通跑步爱好者,证明高水平竞技并非遥不可及,只要敢想、敢做,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壁垒没那么牢不可破。这种不依附于体制、纯粹源于内心的动力,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底色。
当然,本站大奖赛的精彩不止于此,河南名将马忠强后程反超孙宁楷,时隔三年3:48.86再刷1500米PB;安徽名将王春雨主场作战摘得800米大奖赛首冠。
甘肃三位选手黄彦凤、张新艳、王盼盼包揽女子3000米障碍赛前三名,展现了令人羡慕的团队传承,老将张新艳宝刀未老,中生代王盼盼多点开花(女子1500米冠军),小将黄彦凤勇挑大梁,这完美体现了甘肃女子中长跑,特别是障碍项目上“以老带新、新老交替、共同进步”的优良传统和“传帮带”精神,确保了项目长盛不衰的竞争力。他们的坚持和回归为赛场增添了经验和故事性。
六月末的青岛大奖赛,临近夏训节点,很多队伍将这站作为上半年最后一次试炼,参赛阵容相当豪华,比赛过程十分激烈。
各省队新人小将打开局面,北京队18岁小将李媛,摘得女子1500米、5000米两项冠军,上海队17岁小将荣荣夺得女子800米冠军,两人在之后的全国青年(U20)田径锦标赛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,在女子800米、1500米项目中互有输赢,前者已在国际赛场历练,后者目标直指全运会前三,她们代表着中国女子中长跑的未来力量。
山东队捍卫主场荣光,男子5000米唐浩然继嘉兴站之后,再夺一枚金牌;男子10000米,吴朝辉、唐浩然分获二、四名,前十名有四名山东队选手,隐约有了团队作战的雏形。
男子1500米,孙宁楷预赛3:48.49小组第一晋级,决赛跑出3:52.04排名第四,过往四站大奖赛1500米夺得2次亚军,虽然未能摘金,但在肇庆大奖赛预赛中跑出过3:46.06本赛季国内第二好成绩,仅次于刘德助。
女子10000米,19岁小将刘慧茹战胜河北小将李亚轩拿到冠军;女子1500米,全蕊夺得亚军。
青海小将马文良,是国内为数不多兼项三个项目的男子选手,蚌埠大奖赛三枪夺得三枚奖牌,分别是5000米亚军、3000米障碍赛季军、10000米季军,但却未能夺得一枚金牌。
蚌埠结束后,背靠背来到青岛大奖赛,首枪男子5000米他排名第五,第二枪10000米力压一众高手夺得冠军,终于得偿所愿拿到一枚金牌。
云南队罗霞,以9:47.86本赛季国内第二好成绩斩获女子3000米障碍赛冠军,这是继肇庆、嘉兴大奖赛之后,她在该项目上第三个冠军。今年25岁的她,在上届陕西全运会不敌张新艳、许双双获得季军,今年全运会她将极有希望提升名次,去争取个人首枚全运会金牌。
过去长期以来,中国中长跑常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。青岛站大量新人涌现,有效缓解了这种“断层”焦虑,证明了后备力量的厚度在增加。
以男子1500米为例,去年上海队刘德助、谢冬生在该项目是断层领先,而今年竞争则异常白热化,按照绝对实力来看刘德助、谢冬生、奚枭横、孙宁楷排在最前,身后有陶沛林、朱维忠、陈中平、吕子龙这样的追赶者们。
新人的冲击让比赛更加激烈,迫使所有选手必须全力以赴,客观上提升了国内赛事的整体水平和观赏性,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更有价值的锻炼环境。不仅极大增强了整个项目参与者的信心和投入度,还能吸引更多媒体关注和社会目光,有助于改善中长跑项目的公众形象和吸引力,进而带动更多资源投入到项目发展中,
为未来冲击更高水平奠定基础。
榆林大奖赛举办的时间节点,夏训正当时,各省队强手大部分都已完成积分任务,正在积极备战8月1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。因此,出现了许多项目参赛人员较少的状况,竞争相对而言并不激烈,这给了很多新人小将大奖赛夺冠的机会。
女子800米,江西两名小将包揽前两名,20岁的刘艳2:08.76夺冠,17岁的叶美玲2:09.06夺亚军;男子800米,山西20岁小将郭昊东1:51.84夺冠;
女子1500米仅1人参赛,贵州
18岁小将邓月以4:42.06获得冠军;男子1500米,江苏20岁小将毛兴意3:53.30夺冠;女子3000米障碍赛,辽宁18岁新人邵欣如10:31.52夺冠;男子3000米障碍赛,云南队21岁小将陈文杰8:59.60夺冠;云南队18岁小将王超分别以14:18.10、30:34.76的成绩夺得男子5000米、10000米双季军,延续U20锦标赛双冠势头。
新人以赛代练,通过参赛突破个人成绩,低竞争环境也为新人提供夺冠契机,为未来大赛做好铺垫。
本次榆林大奖赛本质是
夏训期的低规格练兵场
,大部分顶尖选手集体缺席,年轻新人成为主角,长距离项目完赛率惨淡,但部分新人展现出突破潜力,积累了大赛经验,给了新人更多成长空间和机会。
随着榆林站尘埃落定,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六站征程圆满收官。这不仅是为期三个多月激烈角逐的终点,更是中国中长跑健儿们在全运会前重要的一次集体亮相与实力检阅。
回望从肇庆到榆林的旅程,每一站都书写了独特的篇章,共同构成了中国中长跑室外赛季的开局。这里不仅有
站上领奖台的故事
,更有无数在赛道旁、在训练场、在风雨中、在逆袭路上默默付出、执着追梦的动人瞬间。
此刻,大部分队伍已深入高原夏训半月有余,潜心打磨,积蓄力量。六站大奖赛的精彩与积淀,将成为他们备战下半年全国田径锦标赛、冲击全运会乃至更高舞台的宝贵财富。中国中长跑,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厚度,阔步迈向新的征程。
2025赛季的下半场序幕即将拉开,厚积薄发的中国中长跑未来可期,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接下来的赛场上,续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!
来源:98跑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