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牛了!月跑量1000公里!比赛不戴跑表!非职业跑者黄仁伟亚军,但依旧被岑万江逆转!
昨日,2025六盘水马拉松鸣枪开赛,一场精彩绝伦的马拉松对决在19度的凉都上演。这场被誉为”中国夏季唯一大型马拉松”的赛事,不仅吸引了3.2万名跑者参与,更见证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“战术较量“。
贵州本土名将岑万江再次上演后程逆转好戏,以2小时22分43秒夺冠。然而,比冠军更让人惊叹的,是亚军黄仁伟的故事——这位非全职跑者用业余训练方式,几乎击败了所有职业选手!
黄仁伟:业余跑者的职业表现
如果说今年岑万江的夺冠是意料之中,那么亚军黄仁伟的表现则堪称本届六盘水马拉松一大奇迹。
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跑者以2小时23分01秒的成绩获得亚军,击败了同场所有其他选手,距离冠军仅差18秒!
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黄仁伟并非职业运动员,他来自云南昭通,目前在四川宜宾工作,跑步只是他工作之余的爱好。”我日常上班的地方海拔有1300米,加上来自高原,耐力运动可能会有一些优势。”黄仁伟谦虚地解释自己的表现。
然而,这位”业余爱好者”的训练方式却让职业选手都为之侧目。
他推崇的”双卡训练法”——
每天早晚各跑20公里,月跑量高达900-1000公里,
即使在职业跑圈也属罕见。
“慢的时候会到6分配速,在这个水平阶段上已经非常慢了。我这种训练方式维持了一年半。”黄仁伟透露,当然这里的六分配要考虑到当地1000多米的海拔和训练赛道的坡度。
比赛中,黄仁伟的表现完全不像业余选手,从起跑开始,他就积极主动地领跑第一集团,展现出极强的自信心和比赛掌控能力。即使在岑万江后来居上的压力下,他依然保持稳定发挥,最终以微弱劣势获得亚军。
“比赛中没有佩戴手表的习惯,每公里的配速提醒可能会让自己不太专注。”黄仁伟这种”凭感觉跑”的方式,在数据至上的现代马拉松训练中显得尤为特别。
或许正是这种不受数据束缚的自由,让他能够专注于比赛本身,发挥出最佳水平。
如今,黄仁伟的个人最好成绩已经接近220大关,距离中国马拉松的精英门槛仅一步之遥。对于一个纯业余跑者而言,这样的成就足以让整个跑圈为之震动。
有跑友留言:”如果黄仁伟年轻的时候接受系统专业训练,他或将不可限量。”
岑万江:逆转王再显神威
“六马我跑了四届,每年后程都会出现问题,今天比赛整个过程都在自己的节奏掌控之内。”夺冠后的岑万江对媒体这样总结自己的表现。这位贵州安顺的马拉松名将,又一次用他标志性的”前慢后追”战术征服了赛道。
比赛前半程,岑万江似乎并不急于争夺领先位置。当管油胜、黄仁伟和几位半程选手领衔第一集团时,岑万江明智地选择了第二集团的位置,双方差距一度达到近200米。
半程过后,黄仁伟和肯尼亚选手MUTAI KIPROTICH开始发力,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,而岑万江则独自一人,稳稳地跟在后方100米左右。
就像贵阳马拉松的翻版,转折点出现在第30公里后。岑万江开始不断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。
当比赛进行到35公里时,他已经追上了领先的黄仁伟和外籍选手,并开始领跑。最后1公里,岑万江展现出惊人的冲刺能力,瞬间拉开与黄仁伟的差距,最终以2小时22分43秒夺冠。
“本场比赛也是以赛代练的一种跑法,没有名次和成绩的预期。”岑万江赛后透露,贵阳马拉松后他因感冒耽误训练,黄果树半马只能勉强完赛,这次六盘水对他而言更像是一场夏训的长距离大课。然而,正是这种放松的心态,让他能够完美执行自己的战术计划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已经是岑万江连续多次在比赛中使用”前慢后追”战术并取得成功。从去年贵阳马拉松到今年的六盘水,这一战术似乎已成为他的制胜法宝。
正如某专业队教练评价:”岑万江的体能分配和技战术执行能力,在国内选手中堪称一流,甚至值得体制内选手学习。”
职业选手VS业余选手的精彩对决
岑万江代表了新一代中国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熟与智慧。他们不再盲目追求每场比赛的胜利,而是将比赛纳入整体训练计划,注重长远发展。
“下半年赛季继续向210目标迈进。”岑万江的这番表态,展现了中国职业跑者的雄心与规划。
而黄仁伟这样的业余精英的崛起,则反映出中国大众跑步水平的整体提升。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,越来越多业余跑者通过科学训练达到了接近职业的水平。他们或许没有专业背景,但凭借对跑步的热爱和坚持,同样能在高水平赛事中崭露头角。
女子组精彩纷呈
贵州本土名将丁常琴以1小时15分56秒打破女子半程赛会纪录夺冠,展现了主场作战的优势。
“六盘水赛道尽管有海拔,可跑性还是非常强的,因为天气情况很好,赛道两侧还有树荫,观众非常热情。”丁常琴赛后表示。
“湖南一姐”黄菲则以2小时54分34秒夺得女子全马中国籍冠军。虽然这个成绩相比她上半年8次跑进240的表现略显逊色,但考虑到高原环境和夏训调整,依然可圈可点。
凉都马拉松的独特魅力
六盘水马拉松之所以能在炎炎夏日吸引如此多高水平选手参与,与其”中国凉都”的独特气候密不可分。2005年,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六盘水”中国凉都”称号,这里夏季平均温度只有19℃,全年223天体感舒适。
创立于2013年的六盘水马拉松,如今已走过十二个年头。赛道途经凉都大剧院、荷城、凤池园等城市地标,让选手在奔跑中感受”三池三湖六盘水”的生态之美。
比赛中途突降暴雨
“比赛开跑后1小时35分后,当地突降暴雨,瞬时的降雨量非常夸张。”有跑者描述道。然而,这场雨并没有浇灭选手的热情,反而成为难忘的体验,也有很多人在雨中肆意撒欢,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体验。
赛后,组委会为选手准备了水城羊肉粉、刺梨饮品等特色补给,并设置”破三显眼包”等趣味奖项,将竞技体育与地方文化完美结合。这种独特的赛事体验,正是六盘水马拉松吸引力的核心所在。
黄仁伟这样的业余精英的崛起,则反映出中国大众跑步水平的整体提升。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,越来越多业余跑者通过科学训练达到了接近职业的水平。他们或许没有专业背景,但凭借对跑步的热爱和坚持,同样能在高水平赛事中崭露头角。
中国凉都,山风凉、人情热!六盘水马拉松用19度的夏天,点燃了无数跑者的激情。而岑万江、黄仁伟们的精彩表现,则为这个夏天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。
来源:马拉松研究院